薰衣草味唇形科薰衣草屬多年生草本或小矮灌木植物,植株高30-90厘米,全株略帶木頭甜味的清淡香氣;喜陽光、耐熱、耐旱、極耐寒、耐瘠薄、抗鹽堿;原產地為地中海地區,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僅具有其獨特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具有殺菌、止痛、鎮靜、提神醒腦、增強記憶、緩解神經,怡情養性、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薰衣草的基本知識
薰衣草的形態特征
薰衣草味多年生草本或小矮灌木,全株略帶木頭甜味的清淡香氣;叢生,多分枝,常見的為直立生長,株高依品種有30-40厘米、45-90厘米,在海拔相當高的山區,單株能長到1米;葉互生,橢圓形披尖葉;穗狀花序頂生;花冠下部筒狀,上部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有藍、深紫、粉紅、白等色,常見的為紫藍色;花期6-8月。
薰衣草的文化
在古希臘時代,薰衣草被稱為納德斯,有時也簡稱為納德,這個名稱來自于敘利亞一個叫做納達的城市。
薰衣草作為一種香料,在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傳說都和薰衣草有很多密不可分。
薰衣草的別名
香水植物、靈香草、香草、黃香草、拉文德。
薰衣草的分類
薰衣草全世界原生種共有28種,普羅旺斯的薰衣草主要分為3類
原生薰衣草
又稱英國薰衣草,品質最佳,多被用來制造高級香水及香料,葉子較細、花穗較短。
長穗薰衣草
又稱薄荷薰衣草,葉子較寬,花莖及花穗較長。
混種薰衣草
是以上兩種的混種,被大量栽培,普羅旺斯花田內的薰衣草大多是這種。
常見品種
狹葉薰衣草 加那利薰衣草 齒葉薰衣草 綿毛大薰衣草 寬葉薰衣草 蕨葉薰衣草 羽葉薰衣草 西班牙薰衣草 綠薰衣草
薰衣草的產地與分布 薰衣草原產地為地中海地區,南至熱帶非洲、東至印度,包括加那利群島、非洲北部和東部、歐洲南部、地中海地區、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等地區;因為可栽培的品種被廣泛栽培在世界各地的栽培園里,人們偶爾也能在許多非原產地發現從園里飄逸出來的種子形成的野生狀態的薰衣草族群。
中國新疆的天山北麓與法國的普羅旺斯地處同一緯度帶,且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相似,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種植地之一, 中國的薰衣草之鄉,已列入世界八大知名品種之一。
薰衣草的栽培
薰衣草易栽培,喜陽光、耐熱、耐旱、極耐寒、耐瘠薄、抗鹽堿,栽培的場所需日照充足,通風良好。
熏衣草無法忍受炎熱和潮濕,若長期受澇根爛即死。室外栽種時注意不要讓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五月過后需移置陽光無法直射的場所,增加通風程度以降低環境溫度,保持涼爽,才能安然的度過炎夏;注意陽光、水分、溫度、耐心。
熏衣草宜用大型容器栽培。但盆栽時為預防過濕可選用陶盆或較小的塑料盆,不宜使用大盆,除非已生長到相當的大小。
薰衣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種、扦插、壓條、分根四種,主要采用扦插和播種法。
種子繁殖 薰衣草種子細小,宜育苗移栽。播種期一般選春季。種子因有較長的休眠期,播種前應浸種12小時,然后用20-50ppm赤霉素浸種2小時再播種;播種前把土地平整細,澆透水,待水下滲后,均勻播上種子,然后蓋上一層細土,厚度為0.2厘米,蓋上草或塑料薄膜保墑。苗期注意噴水,待苗高10厘米左右時可移栽。
扦插繁殖 扦插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夏季嫩枝扦插也可;扦插的介質可用2/3的粗砂混合1/3的泥炭苔;選擇發育健旺的良種植株,選取節距短粗壯且未抽穗的一年生半木質化枝條頂芽,于頂端8-10cm處截取插穗。
分株繁殖 春、秋季均可進行,用3-4年生植株,在春季3-4月用成株老根分割,每枝帶芽眼。 |